[神通無法度眾,神通也無法成佛]有神通不表示你程度就比較好,但是程度好自然就會有神通。神通只是一種本能回復的過程,神通不用遠求、無需追求,只要你達到了某個程度,這些東西都會自然而然的顯現。........


如何看待神通,如果把神通拿來炫耀那就是有問題的,如果拿來協助又另當別論,看是真心協助還是沽名釣譽,當然這樣的論述可以一再的往下分析,但是在一篇短文裡面不會把所有的原則與例外情況全部陳述。在論語學而篇中有一句<有子>說的話:「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掌握住原則(常經),應用於實際情況則要自行取捨(權變),如何取捨?只有自己體會了。

無名:「要如何看待神通」,首先我們要確認一個觀點,就是你具備了這樣、那樣的神通只是一種本能回復的過程,這對於你是不是親切待人、是不是彬彬有禮、是不是無所爭,基本上是不相干的。所以,千萬不能有的想法就是認為自己可以看見、聽見、聞到一些別人看不見、聽不見、聞不到的,就以為自己多有程度,這是要避免的,當然這一點在前面也多次闡述了。


li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i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靈魂光彩測驗」每個人都有光環包覆著全身,這是由許多不同的色光組成的發光帶,由身體朝四面八方發散,寬度約6呎。從光環色彩的亮度、鮮豔程度、寬度、大小來辨別這個人是否健康或快樂。你可以藉由「靈魂光彩測驗」線上問卷幫你找出生命的彩光!在進行問卷測試前,請先閱讀所有問題,這樣會使你對每一種顏色的人格類型有一般性的了解,然後再進行測試,最後再總計你所有回答「是」的次數。 請確認答案是你真正內心的回答,而不是你所想要的或你認為你應該是的答案。當你心煩意亂或受傷時,答案可能也會因此扭曲或改變,因此我建議你情緒穩定時再進行測試!

這輩子我該怎麼過:超能靈媒教你從生命彩光中找出天命(附彩卡)通靈日記──看見真相的男孩

       我們都有一至二種生命色彩,兩種生命色彩的組合稱為組合色彩,這兩種色彩可能會互補,也可能會造成衝突。人會在出生之前選擇自己的生命色彩,通常會選擇兩種顏色以獲得額外的力量、創意、同理心、智慧,取得平衡。兩種顏色可以和諧共存,創造有效與和諧的平衡。然而,在我們學會取得平衡之前,往往會經歷兩種顏色的衝突,或是一次先過一種顏色的生活,然後再過另一種生活。

  作者與《通靈日紀──看見真相的男孩》書中主人翁一樣,都看得見仁身上之靈魂光彩,書中說明組合色彩所帶來的正面影響與內在衝突,以及解決這些衝突的方式。組合色彩有許多可能,有些很常見,有些則很少見。如果你無法找到自己的組合色彩,請閱讀人際關係中與兩個組合色彩有關的章節,找出這些色彩的優點、相容程度,以及可能產生的衝突。

li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是說一切事物唯從因緣所生,必以因緣而滅。

是否所有的一切都是生與滅的交替呢?當然不是,簡單的講,一切世間的現象都是生滅、滅生,循環不已,然而各位圓滿神聖的本質是永在、是永遠、是超越了時間與空間的存在,不會消逝、不會散佚。從這個觀點來看,你也可以說,生命的本質就是永恆;然而從現象的層面來看,生滅是必然。

所以對於這樣的現象應該要理解,這是常在的,這是普遍的,因此,不用為了這樣的生滅現象而感到特別的悲傷或者難過。還有,情境也同樣具有生滅的現象,各項的原因匯聚了,就產生了特殊的情境;這些匯聚的原因消失了,這個特殊的情境也就跟著消失了。


所以,重要的不是去抵抗生滅的現象,而是去瞭解生滅現象背後的本質、意義,只有在你接受了、瞭解了,你才能真正從這樣的狀態當中提升。

從這個層面到另一個層面,就好像要從這個房間穿過牆壁走到另外一個房間,要穿越的牆壁就是各位要努力的地方,如果牆壁變成不是牆壁,而只是一個透明的、無實質的一個形式上的間隔,那麼你當然可以直接就走過去,所以有賴各位的努力,讓這個看似不可跨越的障礙,能夠逐漸的經由各位的努力,變得越來越容易跨越

li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目前台灣勱蘭有限公司已於2011年引進最新型腎上腺素注射器

(艾筆腎上腺注射器EPIPEN  autoinjector),

諮詢電話: 02-6603-1688(台灣勱蘭有限公司)

對於常在野外露營或山上工作,易暴露在蜂螫的環境下的朋友,亦可事先做好萬全準備。

.....................................................................................................

 

li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論戰爭的名義為何,都是非必要的行為。只要你們仍然認為自己是絕對站在正義的一方、真理的一方,而另外一方是錯誤的、罪惡的,這樣的情況還是會繼續發生,發生的形式也逐漸的從戰場戰爭的形式轉變成商場的鬥爭,轉變成文化力量的鬥爭。


 很多時候,我們竭心盡力的去做一件事,有利於大眾百姓,絕大部分接受到這樣的努力所帶來結果的那些人,都會由衷的感謝;但是對於沒有接觸到,或者雖然接觸卻並不能夠真正瞭解,或者雖然瞭解卻傳承不同的派別,就會因為上述種種因素而批判,這樣的批判自古有之。


最讓人熟知的例子,是在耶穌基督身上發生的事情,只因為祂讓人瞭解,原來人類的存在價值中心就是愛,而祂一切的做為卻導致釘在十字架上的後果。


li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緣和果報為一體兩面的事。每一個人一出生都帶著一種看不見的印記,這個就是因果。 它決定了一個人此生或好或壞,人別無選擇,只有面對它、承擔它, 同時憑靠自身努力來改變它。


 


前世的因果決定了此生的命運,但你此時此刻的善念德行, 將是扭轉與生俱來命運的力量。因果法則並不是宿命觀,反而因為「 因果」,你可以更積極佈局你的人生,作為你此生修行的助緣。

li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的造字真得很神奇,說話的"說"是由"言"與"兌"組合而成,古人教導我們說話要能兌現才能說....


..........................................................................................................................


 


li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醫說「痛則不通,通則不痛」,
「拍打」可說是讓「痛則不通」變成「通則不痛」的最簡易方法。
只要能了解醫理與手法,正確的拍打,
便能真正達到養生功效。



li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業力該怎麼消除」。簡單可行的方法,就是感恩、懺悔。

真正的感恩會使你覺得心中充滿了無限的光明,真正的懺悔能夠清除無盡的黑暗,它實際上達成的效果就是改變你的狀態,藉由這兩個簡單的活動,你們就可以很快速地清除(業力),這不必依靠什麼外在的力量,這種行動本身就會達成很大的效果,而這些效果是來自於你本身的虔誠的行動。

感恩有哪些對象呢?

li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養肺的方法多種多樣,但「笑」可能是其中最「便宜」且比較有效的一種。


中醫有「常笑宣肺」一說,現代醫學透過研究證明,笑對身體來說的確是最好的一種「運動」。不同程度的笑對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內臟、肌肉等器官有適當的協調作用,尤其是對呼吸系統來說,大笑能使肺擴張,人在笑中還會不自覺地進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暢。

當然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這個笑指的是那種真正發自內心的開口大笑


li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您是否曾因肩痛而無法穿衣吃飯?或因腰腿痛而無法起身行走?或不慎閃了腰而無法直立、無法平躺?或者是從頭到腳,無處不痛?自從筆者開始實行天然素食並學中醫後,常接到朋友的求救電話,而在學校診所實習期間,也接觸到很多痛症病人。或許是現代人緊張忙碌的生活作息,大大提高了痛症的比例;或許是因為針灸對痛症的治療有其特效,所以讓從未接觸過中醫的老美大嘆神奇而趨之若騖,也讓中醫推拿、按摩大受歡迎,門庭若市。一般而言,年輕上班族以肩頸及上背痛居多,電腦族則加上手臂痛及腕狀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嚴重者連手指都不能動,幾個特定穴一壓,保證痛得哇哇叫;而媽媽族由於生產及帶小孩,以腰痛、肩臂痛較常見;至於銀髮族則以腰腿痛為主;其他常見的還有急性腰扭傷(俗稱閃腰,如能立即做針灸治療,效果立竿見影;若沒即時處理,很容易復發)、坐骨神經痛(Sciatica)、頭痛、偏頭痛等,更有病人是到健身房運動,為討好年輕貌美的教綀而不惜賣力演出,結果運動過度,全身酸痛而求診,令人啼笑皆非。不管是何種病痛,光靠打針吃藥效果有限,也容易復發,根本之道還是要靠病人自立救濟、自我鍛鍊。據筆者觀察,願意配合醫護人員建議,定期做運動的病人,通常復原較快,也較懂得自我保健,不易復發;而一些怕痛、不願動,或視運動為口號的病人,則效果大打折扣,常讓醫者深感無力。


蘇媽媽也曾深受腿痛之苦,經勤練此套「全身拍打功」一年多來,不僅症狀解除,整個人更宛若脫胎換骨。她謙稱「野人獻曝」,在此分享她的親身經驗,希望更多人能受益。如果您已厭倦了與疼痛為伍、凡事不能自理的日子,那麼聽聽蘇媽媽的故事,試試蘇媽媽的養生秘訣—全身拍打功,或許您會從中找到追尋已久的答案……


話說廚藝高超的蘇媽媽,常年受腰酸背痛之苦,兩腿也酸軟無力,去年(2001年)三月自美返台,某天醒來發現平日酸軟的腳,這會兒連動都不能動,更甭提起身行走了!這一驚非同小可,幸蒙好友介紹一位筋骨矯正師,經兩次治療後,雙腿可稍動,但仍無法站立,只能靠手扶著牆緩緩移動,真是苦不堪言。這位醫者教導蘇媽媽本文介紹的仰臥式及站立式前三招,並囑其每天練,以加速復原。聽話的蘇媽媽表示,剛開始做的時候很痛,需要有堅強的毅力才能持續下去,也才得以苦盡甘來。後來蘇媽媽到台東清淨農場,拜其新鮮空氣和高能量有機飲食之賜,恢復得更快,可見環境也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一個月後參加精七,經朋友教導站立式的後幾招,自此蘇媽媽將兩者結合,每天忍痛勤練,雙腿也逐漸恢復正常。但好景不常,同年六月返美後,不幸發生車禍,雪上加霜,雙腿不僅再度失去行動能力,晚上睡覺連翻身都得靠人幫忙,身心之煎熬可見一斑。經由五次針灸治療,並再接再勵,每天勤練這套全身拍打功,兩個月後,進步神速,雙腿可不靠扶持自由行走,自此信心大增,持之以恆至今一年多,不僅全身酸痛解除,身體狀況明顯改善,還遠較二十年前健康呢!(從頭到尾都沒吃藥哦!)


li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與人之間的互信,建立在誠懇的基礎上。


有誠意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無法彼此互信的人們,為了保護自己,不得不懷疑別人會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傷害自己。尤其現代的工商業社會,只要一牽涉到利害關係,包括金錢利益、地位名望、男女感情等的爭奪之時,為了保護自己,無不時時提防別人、處處懷疑別人。



偏偏人很善忘多變,幾天前被人欺騙後還很生氣,今天他給你吃幾塊糖,你又覺得這個人不錯,心想可能是自己弄錯了,又與這個人和好。但這幾塊糖可能是誘餌,讓你再次上當。這種多變的人到處都有,防不勝防。這樣說來,在現代社會中想要建立互信的習慣與風氣,似乎很悲觀。

li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法的作用,可以分為三個層次:1.日常生活的應機接物,2.斷除煩惱,3.圓滿成佛。



從這三個層次來看,便知道我們不要好高騖遠,冀求一步登天,應當老老實實,先從日常生活的起步點做起;而且不論在那個層次,都要靠自己努力,而不是一味仰賴佛菩薩的加持。



li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常常想,現在這個社會真是不可思議,什麼事都講究快速,連修行也不例外。很多人都以為找到一位大師,有一套祕方,就可以立即成佛。那有這麼便宜的事呢?當然,也不能怪大家有這樣的想法,我們在《楞嚴經》裡面,也看到佛陀的大弟子阿難,在佛前懺悔說,他以為跟在佛陀身邊,佛陀就會在一個最恰當的時機,賜給他解脫生死的智慧。結果到頭來,佛陀還是得苦口婆心、循循善誘,指點他解脫之道,讓他自己找到清淨的智慧心,靠自己的覺悟來了脫生死。



所謂「個人生死個人了,個人業報個人消」。就是說每一個人的生死煩惱,都要靠自己從修行中獲得解脫,即使親如父母兄弟,也不能代替;就像吃飯一樣,自己吃,自己飽,誰也不能幫誰吃飯。不過,大家也許要質疑了,我們常說做功德迴向給自己的親戚朋友,豈不矛盾?其實不矛盾,比方說家屬過世了,我們幫他助念,那是因為亡者的神識還在,我們念佛,他聽見了,也跟著我們一起念佛,所以對他有幫助。



li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構成凡夫世間的要素者,名為五蘊或五陰(pañca skandha):


 


li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從佛法的智慧來看,世間的一切,包括妻子舍宅,都是暫時的擁有、虛幻的依靠;但是,作為凡夫,我們還是不得不有所追求、有所依託。暫時的依託,總比一無所託來得好,而且,世俗生活的平凡希望,可以刺激人們心甘情願努力向上,否則生活之中便失去了誘因和動力。


 


這就好比一個即將沈溺的人,在茫茫大海上,遠遠望見一根浮草,在波光反照之下,彷彿是一艘船,奮力上前之後,才發現事實真相。即便如此,求生的希望激發你不斷地努力,還是有無限生機;如果一開始就放棄希望,就只能坐以待斃了。


li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人自以為懂得佛法,就拿著一知半解的常識,任意理解佛法。我最近就聽到一種很奇怪的說法,說:「佛法教人『斷念』,遇到煩惱的時候,丟開它,不去想,煩惱就沒有了。」其實佛法裡根本沒有「斷念」這個名詞,我只聽說「心行處滅,言語道斷」的名句,此在佛法裡說的是「無念」。


 


所謂「無念」,是沒有妄念,沒有煩惱心,也就是「心無所住」。看到了只是看到,聽到了只是聽到,而不產生好惡。因為心裡有了好惡的分別,就會有執著,喜愛的就想佔有,討厭的就會排斥,患得患失,煩惱就來了。


li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懺悔有兩種功能:一個是覺察自己的錯誤,改過遷善,不再重蹈覆轍;一個是好漢做事好漢當,心平氣和,勇敢承擔一切責任。


 


人心很粗,善忘多忘,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尤其是錯誤的、醜陋的、不檢點的事,忘得特別快。所以,我們佛教徒要提醒大家時時懺悔,懺悔什麼呢?懺悔那些已經忘記的、還未忘記的、已經覺察到的、還未覺察到的過錯。縱使經過了千秋萬世長時間累積下來的過失,我們也要一併懺悔,歡喜承擔應負的責任。


li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的社會追求效率,造成每個人越來越匆忙,競爭越來越厲害。因此便有人希望透過禪修來幫助他們,以尋求內心的安定。但是,另一方面他們又認為禪修只是暫時把自己關在安寧的環境中,盤起雙腿,一念不生,一旦走出禪堂,面對變動無常的現實世界,似乎又覺得方法使不上力。我相信,很多想進入禪修之門的人,都會有這樣的疑惑。


 


事實上動、靜是不二的。禪的方法,如果僅僅用在靜中,而動中沒有用,這工夫就不算徹底;或僅僅用在動中而自己的心根本不能靜下來,這也不叫作禪。


li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