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類風溼性關節炎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在剛開始的時候,和許多疾病是很類似的,不論是在血液檢查,或是X光片都可能是正常的,所以要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需要臨床的經驗和技巧。 

2010年9月發表最新版之『2010年類風濕性關節炎最新診斷準則』,稱為『2010 EULAR/ACR新準則』。 這個診斷標準最近同步發表於頂尖的美國風濕病學雜誌(A&R)與歐盟風濕病學雜誌(ARD),同時也獲得全世界的認同。 

新的診斷標準其目的為早期診斷並篩選出高風險風濕性關節炎病人,以便早期積極治療,以幫助病人不至於因舊的診斷標準而發生嚴重的關節破壞。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仍是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最重要的原則。 

2010年最新的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標準有幾個精神 

第一、強調臨床為主,特別是病人侵犯關節的位置與數目,如病人同時有多個周邊小關節的侵犯,分數最高為5分。

第二、強調抽血檢驗類風溼因子(RF)及抗環瓜氨酸(CCP)抗體,這兩項檢查各有其臨床意義,建議至少選擇一項檢查檢驗。 

li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於過去25年來醫學的進步,目前醫學已經可以有效地減輕病人的症狀,並可使病人受損的關節,回復到近乎正常的活動範圍。然而,目前卻無任何醫學方法,可以根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為了達到成功治療的目的,醫師必須在病人的關節損害,到功能上無法恢復之前,就開始採取積極的治療。通常抗發炎藥是首先被考慮使用的藥,但根據各個病患病情的不同,有許多不同的藥也會被搭配著使用。常見的例如:methotrexate,抗瘧藥物hydroxychloroquine,sulfasalazine,intramuscular gold injection(金製劑),azathioprine及D-penicillamine。近年來,有許多新藥上市,例如:生物製劑對於類風溼性關節炎療效很多。

另外,低劑量的類固醇,也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保持關節的功能,及降低病情惡化的速度。而如果有關節以外器官的侵犯時,則必須使用高劑量的類固醇。除此之外,適當的冷敷、熱敷、及運動也可以有效降低疼痛,保護並增進關節的活動功能。

最好的治療需要全盤的整合,包括病人本身的教育,風濕免疫科醫師、復健科醫師、職能治療師、以及骨科醫師之間的通力合作。對於病情嚴重的病患,適時地由骨科醫師進行全關節置換術,可以有效地改善病人的活動能力及生活品質。

民間流行的傳統治療如推拿、按摩、拔罐等方法,操作者缺乏對疾病的認識及了解,反而時常加重病情、延誤治療的黃金時間,使得關節產生功能上無法恢復的損害。之後即使再接受正規的治療,也無法完全恢復。正確的處置方法,是在正規的風濕免疫科或復健科醫師診察後,由醫師本人,或指定專業的復健師,進行正確的復健治療。適度再佐以傳統治療如針灸、推拿、按摩、拔罐等方法,效果更佳。

至於成份不明的草藥或藥丸,時常被摻雜有過量類固醇成份,如果長期濫用,甚至危及生命。而且許多草藥的療效不確定,副作用不明,時有無法預期的不良反應發生。事實上在目前正規的治療方面,已有許多效果良好的藥物可供選用,根本毋需用自己寶貴的身體,去冒未知的風險,千萬不要嘗試以免後悔莫及.更不要介紹他人服用或傳播偏方,真正真心的協助是儘快就醫,才能在最短時間內和最小影響下控制病情。

li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台灣,有將近十萬人口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其中有60%的患者是女性,主要的發病年齡在20~45歲間。

雖然我們目前並不了解,真正引起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原因,但根據最近的研究顯示,身體的不正常免疫反應或發炎反應,都會造成關節的發炎和損傷。另外,也有研究顯示,遺傳也可能是造成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原因之一。


li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所引起的慢性關節炎。

常同時侵犯多個關節,

主要侵犯週邊關節,如指關節、腕關節、肘關節等,

它主要會造成病人的關節疼痛、腫脹、發炎,並進而侵蝕骨頭,使關節變形。

除了侵犯關節之外,類風濕性關節炎也會造成身體其它器官的發炎,

可說是一種全身性的慢性發炎疾病。

li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