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蠻喜歡"前世今生'作者美國精神科醫師布來恩.魏斯的一系列有關催與"前世回溯"的書,今天我又重看了一次,很棒!
並非每個人都可以如此比照....-且大部分的被催眠者其實完全都沒有反應...因次這需要有訓練的專家來做,並分析與解讀其中的狀況,不能全然肯定,,也不能全然否定。
催眠其實只是其中一種方法,還有禪坐,甚至自發功都可以通靈。關鍵點在於"冥想",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有些人自己就可以做到,有些人需要別人協助,有些人無論如何無法做到,只能透過通靈人。
我喜歡這一系列的書,只要是因為內部傳達的理念,我蠻喜歡的。
真正的快樂需要了解死與生,愛與原諒以及靈性本質。內省,冥想,愛的服務,慈悲,寬容,這些都是沿路所要踏出的每一步。練習原諒自己與別人,不採取暴力,諸善奉行,消弭憤怒,恐懼,貪婪,自我中心,以及虛假的傲心,這些也都是要踏出的步伐。
當你不能經驗現在,當你被過去吸走,或是煩惱未來,就會帶給自己傷痛與悲哀。
人生的兩大主要目標,就是償債與內心平靜。
償債來自愛,不是折磨。當我們的心洋溢著愛,而且愛流向他人,我們是在償債的歷程裡。當我們飽滿了,業帳就此消除。只能成就內在的平靜並不夠。
出家人或是苦行者的經驗是抵達目的的方法,而不是目的的本身。在西藏的山洞中安坐,達到平靜狀態,這會令人欣羨,但是你只達到第一階。活在物質世界中必須有所為:「解除別人的苦難,並幫助他們走上正軌;也要有同理心,慈悲心,去幫助治療這個星球,治療這星球的居民;去教導,也去學習。」
耐性與適當時機~
每件事在該來的時候就會來。
人生是急不得的,不能像許多人存在的時間表一樣。
我們必須接受凡事來臨的時間,不必強求。
但人生是無盡的,我們不曾真的死去,我們也不曾真的出生,我們指是度過不同的階段,沒有終點。
人有許多階段,不是我們所看得到的,而是一節節待學的課程。
平靜就是愛,愛就是智慧。
治療來自你的內心,由裡向外。
生命是有目的的。
靈魂不死,死亡只是肉體。
如果我們在塵世的責任,工作,債務未了,就不能離開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