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is for-giving, not for-getting.(生命是為了給予,不是為了獲取)當我看到這句話時,真覺得妙極了!把forgive(原諒)拆開成 for-giving(為了給予);把forget(忘記) 拆成for-getting(為了獲取)。這樣一拆便把新的觀點闡述出來,一語雙關。這正說明生命是原諒與寬恕,當我們學會原諒,就越有能力去付出,越能給予他人幫助。另一方面,生命不是為了獲取,如果我們能記住自己是宇宙中獨一無二的完美個體,自己就是一座本自俱足的寶藏時,自然就不會貪婪地要從外界拼命擷取名利權情,內心卻永不滿足。
All your body is in your mind, but not all your mind is in your body(所有的身體都在心識中,但並非所有的心識都在身體裏)這是另一句讓我震撼的話。雖然我早知道﹁萬法唯心﹂,也明白心念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但﹁知道﹂與﹁力行﹂之間總隔著一大段距離。初聽到這句話時,它好似一劑強心劑,深深烙印在我心中,讓我在面臨考驗時,能立刻將此話派上用場。例如當身體有疼痛或感到不適時,我就一直送出﹁不痛!不痛!不痛!……﹂的信息,全身放鬆,用心念和身體細胞溝通,為自己未能提供好的生存環境給它們而致歉,並把好的能量送給它們,請它們不要罷工。

- 作者: 達恩.英格曼,傑克.史瓦茲/著
- 原文作者:Don Ingram
- 譯者:鄭姝如
- 出版社:琉璃光
- 出版日期:2004/07/30
- 語言:繁體中文
觀念啟發
Life is for-giving, not for-getting.(生命是為了給予,不是為了獲取)
當我看到這句話時,真覺得妙極了!把forgive(原諒)拆開成 for-giving(為了給予);把forget(忘記) 拆成for-getting(為了獲取)。這樣一拆便把新的觀點闡述出來,一語雙關。
這正說明生命是原諒與寬恕,當我們學會原諒,就越有能力去付出,越能給予他人幫助。另一方面,生命不是為了獲取,如果我們能記住自己是宇宙中獨一無二的完美個體,自己就是一座本自俱足的寶藏時,自然就不會貪婪地要從外界拼命擷取名利權情,內心卻永不滿足。
All your body is in your mind, but not all your mind is in your body(所有的身體都在心識中,但並非所有的心識都在身體裏)
這是另一句讓我震撼的話。雖然我早知道﹁萬法唯心﹂,也明白心念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但﹁知道﹂與﹁力行﹂之間總隔著一大段距離。初聽到這句話時,它好似一劑強心劑,深深烙印在我心中,讓我在面臨考驗時,能立刻將此話派上用場。例如當身體有疼痛或感到不適時,我就一直送出﹁不痛!不痛!不痛!……﹂的信息,全身放鬆,用心念和身體細胞溝通,為自己未能提供好的生存環境給它們而致歉,並把好的能量送給它們,請它們不要罷工。
同時也回溯自己送出了什麼負面想法才導致此結果,設法找出根源,清除一再重演的歷史創傷以絕後患。這是較有效的根治方法,比起一直在身體打轉有用多了,不信你可以試試看!
記得傑克曾提到,他在示範將生鏽的鐵釘刺穿手臂並快速止血時,心中是將手臂當成﹁一個手臂﹂︵A Arm︶ 而非﹁我的手臂﹂︵My Arm︶。既然刺的不是自己的手臂,那疼痛自然無從生起,同理,他還可以輕鬆自如的運用心念去影響身體、改變腦波、控制疼痛等。很多瑜珈行者也證明他們可用心念完全控制自己的身體,甚至是現今醫學上所謂的不隨意運動及不可逆反應,對他們來說,都是在心念的控制領域。
每個人經由訓練都可達到這個境界。當然我們不需訓練到拿鐵釘去刺手臂,但如能時時提醒自己有﹁心念﹂這個如意珠寶,當你以為自己一無所有、身陷絕境時,轉個念就可絕處逢生了。
常保興奮—維持身體最佳健康的不二法門
書中提到要維持健康就要保持能量流動—流入、流經、流出。每當有想法進入腦中(想法是以能量的形式進入身體),最好能實踐它,並在完成後把它釋放出去,回歸宇宙,保持自己與宇宙間的能量通路。一個人會生病,常常是無法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無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念頭老是在體內打轉,無法釋放,最後造成能量淤阻,百病叢生。
傑克表示,維持身體最佳健康的秘訣在於﹁常保興奮﹂,讓身體處在高動量狀態。他所指的興奮是來自一個人所選擇的生活方式、來自對生命的熱愛,是由內而發的泉源,不是靠外界刺激而來(如舞會、球賽、節慶等)。如果你是病貓一族,得設法找出造成自己能量淤阻的原因,想辦法疏通(書中有一些練習可協助你)。像我在翻譯過程中,有時太急切或推敲得太久,感覺腦子已處在緊張的貝塔波︵Beta︶,能量完全淤滯在胸前。此時我會馬上做書上介紹的﹁骨盆呼吸﹂及﹁阿爾發呼吸﹂,讓能量繼續流動,免得自己變成一灘死水、身先士卒!
能量是持續不斷地運動和轉換著
這說明了宇宙萬物都一直在變化、轉換,不是靜止不動的。我們不可能踏上相同的河流兩次,因為流經其間的水分子已不同。這也提醒我,﹁持續轉變﹂是宇宙的定律,若是我們不願去做改變,那是違反宇宙定律的。
我想很多人和我以前一樣,總覺得一動不如一靜,遇到困難時,傾向選擇﹁變化較少﹂的解決方案,即使不滿現狀、滿腹牢騷,也是得過且過,繼續抱怨、繼續找藉口、繼續在舊迷宮打轉。為何不願去改變?因為無法預知改變後的情況,害怕自己不能﹁掌控﹂改變後的局勢,有太多的﹁萬一﹂令人裹足不前。
曾有位服務於受虐婦女庇護所的朋友提到,每位受虐婦女平均要逃家十次以上,才真正有勇氣離開那個讓她生不如死的暴力場所。縱使已被打得奄奄一息,還是無法下決心離開,因為對自己缺乏信心,害怕自己離開後無法生存……,聽了真令人難過。
如果能明白﹁改變﹂是宇宙的定律,是最自然不過的事,那就不會排斥﹁改變﹂了。如果能了解自己是完美的個體,已具備一切成功的條件,只要能開啟最高潛能,與宇宙能量連接上,所需的一切宇宙自會源源不絕地供應,那就沒有恐懼的必要了。
這得先由內在改變做起,輸入正面積極的信息來重建新藍圖。一旦根本穩固,新的、正面的種子一萌芽,自然會結出外在豐碩的果實。諸如名利、權勢等都只是顯現在外的果實罷了。
經常會聽到周圍的人說:﹁等我賺夠了幾百、幾千萬,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實現自己的理想……﹂總覺得這樣的邏輯有點奇怪。試想,如果現今做的不是自己想做的事,只是為了錢在浪費生命,那內心自然不會喜悅,能量也不流暢,播種下去的這棵搖錢樹根基必定不穩,那如何期望它結出幾百萬、幾千萬的果實呢?更糟的是,沒看到果實我們又不願去做改變,就這樣一直本末倒置地循環下去,太可怕了!
本書至少讓我想通了這一點,也勉勵自己勇於改變,去走該走的路。
學習是學習者的創造行為,是一個珍貴的禮物,而不是一項沈重的負擔。
看到這句話,我真的感觸良多,如果我早年能接觸到此書,我的求學歷程會大不相同。
我自小成績很好,自我要求也高。放學一定先把功課做完才出去玩,考試期間絕不看電視(連瞄一眼都不允許),謝絕一切外務,全力衝刺。別人家的父母要盯著孩子念書,我們家卻相反,媽媽老是叫我:﹁不要念太晚,早點睡覺……﹂。我給自己的壓力太大,即使成績好,在親友眼中是天之驕女,但學習對我而言卻是一項沈重的負擔,是一連串陷我於水深火熱之中的考試。我無法掙脫社會的價值觀,拼命和同學競爭,在分數及名次上打轉。大學沒考好彷若世界末日,弄得全家雞犬不寧(現在想想,當時真是小題大做,沒啥大不了的嘛!)一直到研究所,選課及研究方向還是免不了以工作為導向。
我喜歡學習,也不討厭自己原來主修的電機電腦領域,但那段學習過程實在跟快樂畫不上等號,更談不上喜悅與享受。因為我把重心放錯了,把學位看成目標,急著攻頂,卻忽略了過程。
後來接觸了琉璃光,在雷博士的啟發下,我對自然醫學產生濃厚興趣,更毅然辭掉工作換跑道,重回學校學習中醫。這時的我才真正感受到學習是一個珍貴的禮物。因為是興趣所趨,不是為了學位,心境自然不同。每次上課、實習都有新收穫,行囊裏裝得滿滿的,心中非常踏實。縱使也有考不完的試,但那不是分數名次之爭,而是評估自己學習不足的參考,和昔日相比是天壤之別。縱使現今已拿到執照執業,但對這方面的學習依舊熱衷,總有一股強大的力量支撐我不斷學習,而且是享受學習。
以前我從未想過要學中醫,好像生命走到一個地方,自會有因緣把你推到該站的舞台,去完成此生的功課。我常想,如果當年父母強迫我在大學時選擇醫科,我一定是心不甘情不願地念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感謝他們讓我自由選擇,追隨自己內心的呼喚而自然成就。
總覺得父母在幫子女鋪路時不能操之過急,不能一味以自己的價值觀硬套在孩子身上。在翻譯過程中,有位朋友曾問我,如果不幫孩子鋪路,完全聽任孩子自由發揮,那萬一孩子小學畢業就不肯再上學怎麼辦?現今社會再怎麼強調多元化、不要太重視文憑,但小學畢業還是會較吃虧啊!望著這位憂心忡忡的媽媽兼名校資深教師,我當時並沒有答案。但翻完整本書後,我有一些心得了。
我想,如果能夠培養孩子完整的人格與自信,開啟他的潛能,找到此生的任務,那一定會有一股強大的原動力驅使他去學習,直到具備足夠完成任務的能力與知識,並去自我實踐為止。若他需要的是超越小學的知識,那他一定不會就此滿足,根本不必去擔憂。就像我該扮演中醫的角色,即使我壓根兒沒想過,時機一到還是會引領我到此領域,那股強大的力量一湧現就可令人勇往直前,飢渴般地迫切學習,擋也擋不住,而且是如魚得水般地自在,絲毫不勉強。這總比逼死孩子、氣死父母強多了。
有人問,那你以前學的不是浪費掉了嗎?那當然不!那是一個生命成長的歷程,也是一種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是左腦思維的訓練,和後來的右腦訓練相整合,正好陰陽平衡,面面俱到。
其實每個成長的過程都有它的價值,沒有所謂的浪費,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其道理,逆境的背後也有它潛藏的正面意義,一切都是為了讓我們完成功課的佈局。
我想父母要扮演的角色就如同傑特船長所說,是將自己的生命經驗分享出來,而不是替孩子做決定。決定權還是應在孩子手上。因為根據宇宙定律,我們是無法去掌控他人的,只能改變自己。任何與此相違的都會產生問題,也是煩惱的根源。這些確實是我近年來深切體會到的道理。
向質疑式思考說不
「質疑式思考」是我致命的壞習性之一。記得在求學時,遇到問題常常不敢舉手發問,擔心自己的問題是不是太蠢?會不會被笑話?能量常常在左思右想中消耗殆盡。即使老師詢問有沒有問題,大家也都是鴉雀無聲,低頭故做沈思狀。
到美讀研究所時,我才漸漸體會出個中差異。記得有次上課,有位同學望著黑板上的方程式,很迷惑地問了一個相當於大一微積分的問題,當時我心想:﹁怎麼上研究所了,連大一的微積分都還沒搞懂,實在是前途堪慮…「但我看老師及其他同學並沒露出不耐煩或不屑的表情。老師指引他去複習大一微積分,他也滿意自己得到答案,一問一答之間是那麼自然,沒有捲入﹁質疑式思考」的模式。倒是我這位習慣「質疑式思考」的旁觀者,從頭到尾都將能量用在質疑他人、價值評斷他人上面,而不是把重點放在問題本身,多年來一直重覆這個模式,即使至今要寫一篇譯者序,我還是瞻前顧後,反覆思索那些該寫、那些不該寫,在意讀者看了會有何反應,有些內容是否不妥…直到我意識到已落入陷阱,念頭一轉才跳脫出來。
我想,既然會有靈感要表達,表示已感應到讀者的需求,這應該是宇宙中的共鳴現象,有需求才會產生回應啊!我實在不必先質疑,在一開始就把想法抹殺了。只管儘情表達就是了,相信宇宙自會有安排,有需要的人自然會看到他該看的,找到讓他受用的地方。可不是嗎?念頭一轉就海闊天空了!
應用心得
腦波呼吸練習
在不同的腦波呼吸練習中,我對阿爾發呼吸(八—八—八—四:吸八,停八,吐八,停四)情有獨鐘,它可讓身體進入自然調節狀態,產生腦內嗎啡,具良好的止痛作用。我曾在治療牙齒時要求牙醫完全不打麻藥,整個過程中一直練習阿爾發呼吸來控制疼痛,有效又無副作用。我也曾在非常巔陂的旅途中,靠阿爾發呼吸及按壓內關穴來止暈止吐,在其他旅客暈吐得七葷八素時,至少我還能全身而退。我也用它來平復情緒(緊張的時候)、提高睡眠品質(睡前做),適用範圍相當廣。有時我會在針灸前要求病人做此練習以加強治療效果,反應相當良好,是一個實用且受歡迎的方法。
翻眼運動
我在起床時會做一次,讓光繭環繞全身,避開不好的能量干擾。由於高能量不會被低能量箝制住,因此我在進入車子、建築物或不熟悉的場所時也會再做幾次,確定身上包圍著高能量的光繭,不管周遭能量高或低,至少本身較不受影響。短短幾秒鐘就可保護自己,何樂而不為?
快轉眼球運動
這是我應用得最久的運動,也介紹給很多診所病人,對情緒疏導及創傷的清除功效卓著。我在睡前會做幾次,把當天的情緒污染清一清。每當有負面情緒湧現時,我也會馬上練習。久而久之,身上揹負的歷史包袱越來越少,自在喜悅的時刻越來越多。
身心演練(PPR)
這是可讓美夢成真的有效密訣。藉由觀想,將欲達成的目標先做預演,屆時自然心想事成,有完美演出。在演練的過程中有時會有靈感湧現(或許是宇宙送來的信息),既而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突破。我已多次體會到此身心演練的強大威力,也很自然地會隨時練習(有點像在做愉快的白日夢!)。此刻,我正觀想本書順利出版,讀者正興高采烈、聚精會神地閱讀,隨著傑特船長悠遊於宇宙天地之間,美妙的生命之旅就此展開……好棒的畫面!
無限祝福
誠如作者所言,本書是獻給我們心中年輕的那一面,讓我們從青澀轉為成熟,幫助我們前行,減少擱淺的危機。它可說是老少咸宜,任何時候閱讀都不嫌晚,都可從中受益。
在上一代由﹁養兒防老﹂的期待落空成﹁養老防兒﹂(防止兒女把養老金敗光)的無奈,一輩子的辛勞與哀怨必須有發洩的管道,本書介紹的各種方法,如快轉眼球運動等可幫助他們排解情緒、清洗歷史的創傷。對面臨中年危機,力求突破,自我提昇者,本書可幫助他們找到自我、建立自信、清除舊習性的限制而勇於改變,以更寬廣的心去實踐自己的理想,完成自己此生的任務。而對於衣食無缺、心靈無依的青少年,本書可讓他們建立宇宙宏觀,了解自我存在的價值,了解人與自然、萬物的緊密關係,開啟他們更高的潛能,勇於追求自己的夢想。一旦最高潛能被開啟,他們會找到自己的航向,也會把自己發揮得淋漓盡致,當然就不會為芝麻綠豆般的小事動刀動槍、互相殘殺。
每個人到此世界被賦予的任務不同,特長也不同,但都是宇宙中獨一無二的寶藏,不必相互比較、質疑。只要能找到自己的舞台,各就各位,全力演出,那就不會有衝突、戰亂的發生了!
我只是拋磚引玉,將書中讓我受益良多的部分略舉一、二,其他寶藏就留待你自己去發掘了。如同作者一再強調的,光是﹁看﹂書,知道別人的想法與經驗是不夠的,對你幫助也不大,最重要的是去實踐,實際練習、練習、再練習。仔細觀察與記錄自己的成長,也歡迎投稿到琉璃光,與同遊伙伴分享旅途中的驚喜。
無限感恩
特別感謝精神導師—雷久南博士的啟發與指導,她是我生命再造的恩師,除了譯作上的協助,也讓我找到生命航向,人生自此黑白變彩色。還要感謝愛淑媽咪幫忙順稿、校稿,更正我的美式中文與錯字。我們討論的範圍小由標點符號、大到空性的探索,討論的場所由辦公室、家裡、一直延伸到國際長途電話,如此下來,彼此已是默契十足的最佳拍擋。感謝外子在我閉關期間的護關,讓我得以專心譯作。感謝吾弟皓擇及弟妹純怡一起腦力激盪,對書名提出寶貴的建議,並協助封面設計。想當初他們在看過原文書後,曾興奮地表示這本書譯好後可幫助很多老師及學生。這個來自經驗教師的肯定,也是我譯作時的一股動力。
感謝陳美潓小姐幫忙打字,在大過年還被抓差趕工。感謝琉璃光邱姐對我施以無比的耐心,總是全力支援。感謝文珠、欣采、余姐、小張。感謝羅文江幫忙把作者簡介趕譯出來。感謝秀香在百忙之中,抽空打字。感謝宇宙萬物……寫到此,恨不得把所有人都列入名單。回憶起譯作時期的點點滴滴,真是滿懷感激,感謝一切巧妙的安排。
由於我們都是宇宙的小孩,彼此緊密相連,相信我的感謝與祝福你們一定收得到。好了!請準備上船,各就各位,傑特探險號即將啟航,帶你航向宇宙生命的奧秘,讓你盡情地探尋生命之寶、發掘宇宙之妙、徜徉能量之海、擁抱智慧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