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金錢的快樂心理學


張老師月刊



文/契爾德


金錢買得到快樂嗎?


有一句西藏諺語:「在我們自身之外找尋快樂,就像站在面北的洞口等待陽光一樣。」快樂必須朝內心追尋,有「快樂博士」之稱的伊利諾州大學心理學教授丁納發現,如果生活無虞,額外收入無助於提升生活滿意度。高等教育與高智商也不是快樂的絕對條件。但無庸置疑,親情與友情是快樂的絕對條件,丁納總結:「想要追求快樂,就應該培養社交技巧,建立親密的人際關係並廣結善緣。」


加拿大卑詩大學心理學家Elizabeth Dunn等人,在《Science》期刊上發表一則有趣的研究報告,他們發現「施比受更有福」,善用財富比擁有財富更能讓人快樂


實驗一,評量六百三十二名把錢花在自己身上與他人身上的美國人所描述的幸福感,結果發現後者較快樂。


實驗二,評量一家公司的員工,花費三千至八千不等的分紅後幸福感變化,結果再次證明施比受更有福。


實驗三:詢問一百零九名大學生,比較口袋有五元快樂,還是二十元快樂?結果當然是後者快樂。接著給其中四十五位大學生五元或二十元,要求一半的學生花錢在自己身上,另一半的學生請客,結果同樣發現施比受更有福。


然而世界是灰色的,但我們必須心存定見,唯有堅守道德勇氣,才能在暗夜裡獨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nda 的頭像
    linda

    因果與醫學交響曲

    li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