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當韓第遇見新慈善家


作者/ 查爾斯.韓第 (Handy, Charles)


出版社/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序言 1



.................................................................................................................................................


查爾斯和伊莉莎白.韓第


「布施」(gaenerosity)這件事又流行起來了。二○○四年年終,東南亞發生大海嘯災難事件後,從英國及其他富有國家蜂擁而至的大量捐款,就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例子,展現了近年來在富有的已開發世界所形成的一種同情及慷慨的新心態。《時代》雜誌選上比爾蓋茲夫婦和U2合唱團的搖滾歌手波諾(Bono)為二○○五年「年度風雲人物」,正契合了這種時代氛圍。《經濟學人》也隨之跟進,在二○○六年二月號,該刊針對慈善事業做了一項調查,並且創造了「慈善資本主義」(philanthrocapitalism)這個新詞。


   


    新布施主義


   


    正如那篇文章的作者馬修.畢夏普(Matthew Bishop)所說,「富豪名流競相慷慨解囊的風氣,從來沒有這麼流行過。」他指出,這股布施新熱潮不只限於北美地區而已。在印度,如資訊系統(Infosys)、威普洛(Wipro)和Dr Reddy’s的有錢老闆們,也加入了根基較深的Tata、Birla,以及Bajas等慈善企業家族的行列;至於拉丁美洲的情況,畢夏普則引述了瑞士銀行(UBS)馬丁.利奇提(Martin Liechti)的說法指出:如今不管誰發了財,都會有一套布施計畫。在俄羅斯,石油大亨羅曼.阿布拉莫維奇(Roman Abramovich)捐了好幾百萬,去改善他治理下的西伯利亞楚科奇(Chukotka)自治區的生活條件。歐洲也不落人後。例如德國,過去十年來慈善基金的數目就成長了三倍。更令人注目的是,在二○○六年六月,全球第二富翁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宣布,他將把自己辛苦掙來的財富中三一○億美元捐給蓋茲夫婦的「比爾與梅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這筆錢也讓該基金會的規模很快的就擴增一倍。


   


    美國素有重視回饋的傳統,尤其認為人一旦發達了,就應該支持曾經讓他受益的組織,以便它能繼續提攜後進。所以,過去公益捐獻大都流向了宗教組織,或者要不贊助獎學金,就是支援歷史悠久的學校或學院、資助醫院成立新部門、協助美術館的收藏或歌劇院的演出。羅伯.瑞奇(Robert Reich)就曾在史丹佛大學期刊《社會創新評論》(Social Innovation Review)中說,「我們不該再跟自己開玩笑了,以為慈善和公益事業針對窮人做了很多事。」但《時代》雜誌說,情況到了二○○五年變得很不一樣。這是「重新為布施下注腳的一年,因為美國終於從對待世上窮人一直很冷漠的態度中驚醒了過來」。凱瑟琳.傅爾頓(Katherine Fulton)在對慈善事業的最新報告中,也表現得很樂觀,她說,「只要百分之五到十的新億萬富翁能對他們的公益捐款更有想像力,他們就能在未來二十年內改變慈善事業的面貌。」


   


    英國的公益表現總是落在人後,每人的年平均捐款只有二二六英鎊,而美國卻有六百英鎊。英國在二○○三年的個人慈善捐款總額為七十二億英鎊,這與他們花在賭博上的金額差不多,而其中百分之五捐款者所捐獻的錢即超過了總數的一半,而遺產和慈善信託基金又占了總數中的三十億。


   


    英國人比較吝嗇的原因很多。譬如,過去大約一百年以來,英國真正很有錢的人比更上一個世紀來得少,而且英國稅制似乎從來就不像它的對手美國那樣,對慈善捐款那麼願意鼓勵。因此,美國的慈善捐款很多都是計畫性捐款,英國人的捐款卻大多是小額捐款,經常是在街頭募來的。也許還有個原因,就是當福利國家制度在歐洲興起之後,人們就把市場照顧不到的這種需求留給國家去照顧了。就像有人詢問一位企業大亨為什麼沒有捐更多錢時,他回答說,「我已經繳了稅,不是嗎?」


   


    英國人和多數歐洲人一樣,傳統上比較喜歡捐出他們的時間而不是金錢。如今大約有兩千六百萬英國人(約占全英人口的一半),會為一些公益性服務做志工。有些人的態度要比其他人認真。在這類捐獻時間的慈善家中,我們找到了一個代表性人物丹尼爾.邁克拉斯基(Daniel McCloskey)醫生。他為了自己協助創立的「非洲醫療夥伴基金」(Africa Medical Partnership Fund,簡稱Afrimed),奉獻了他工作外的所有時間,以便找出在英國醫院可能已經過時,但在非洲蘇丹卻仍迫切需要的醫療設備。然後在他的指揮下,Afrimed會把這些設備運往蘇丹醫院,再由邁克拉斯基在當地親自監督安裝,所以他每年需要利用本來屬於自己的假期前往蘇丹三次。英國有很多這種默默奉獻的志工,不過捐獻時間也需要有金錢在背後支持,才能真正發揮效果。


   


    如今有些徵兆,顯示英國的行善事業也有了改變。慈善工作正逐漸流行起來。《觀察者》(Observer)雜誌的克莉斯汀.歐頓(Christine Odone)評論,在今天的社會裡,施比受更聰明。菲利浦.伯瑞斯佛德(Philip Beresford)還在他的《週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財富名人榜後面,附了一張名人捐款清單。他同時注明,雖然在一九八九年時,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公益捐款來自繼承的財產,只有百分之二十五來自捐款人自己賺的錢,可是如今情況已反過來,有百分之七十五來自捐贈者自己賺到的錢;這個現象,在泰瑞莎.羅德(Theresa Lloyd)為「英國慈善組織」(Philanthropy UK)所做的「富人為何布施」調查中,也得到了印證。


   


    羅德在那份報告中指出,她訪談的慈善家中有七成是靠自己賺進財富,其中一半是創業家,另一半是專業人士。英國的創業家們再度誕生了,而且好像也愈來愈慷慨。這些捐獻者與過去不同,他們想要參與並發起慈善工作,而不只是回應要求而已。「高參與」(high engagement)這個詞也因此應運而起。


   


    這些新布施者裡包括最耀眼的國際名人,像是波諾和蓋茲夫婦,後者的三一○億美元基金是史上最大的公益基金(而且規模還即將加倍);或是像Google的創業搭檔賽吉.布林(Sergey Brin)和賴瑞.佩吉(Larry Page)就表示,他們希望有朝一日能透過慈善之手,「企圖為全世界最嚴重的問題提供解決創意和大量資源」,並且希望這些貢獻甚至比Google本身對全世界的意義更大。


   


    〈摘錄自本書前言----查爾斯和伊莉莎白.韓第 / 二零零六年於諾福克和倫敦〉





 



 


精采書摘


 


 


一個餐廳大亨的邂逅


 


四十五歲的傑夫已達到事業顛峰,他擁有很多餐廳,十七匹純種賽馬(「我一直很喜愛馬和國王的運動」),以及一部昂貴的勞斯萊斯敞篷車。然後事情發生了。一個七月的寒冷夜晚,他走到公園去,坐在一條長凳上,思索著生意上的麻煩事。一個遊民把傑夫誤認為另一個遊民,把毯子拿給他。「那你自己怎麼辦?」傑夫拒不接受。「我對寒冷已經很習慣了,」他回答,「可是你不習慣。」然後就轉身走開了。那人甚至不知道他的姓名,就把自己唯一的財產給了傑夫。忽然間他生意上的問題似乎不重要了。第二天晚上傑夫回到公園,又遇到了他的新朋友。他們聊了起來。


 


接下來幾個禮拜,傑夫讓自己晚上過著隨遇而安的粗糙生活,體驗一下人生中不熟悉的一面。回到家後,他決心賣掉所有的餐廳、賽馬和車子,開始為無家可歸的遊民煮飯。這些事花了一些時間才辦成,可是自從那天開始,傑夫從來沒有一天不為雪梨街頭飢餓的人們提供餐點。在那個劃時代的公園長椅邂逅事件之後沒多久,傑夫就遇到了他現在的妻子艾琳娜,她是在傑夫接受電台訪問時聽到他的,「那時我心想,」她說,「我也該起來做點好事了。結果一件事引發另一件事,最後我見到了傑夫,只是想看看在幫助遊民的這件事上,有沒有什麼我能做的。現在,這已經是我的全職工作了。看看事情的發展。我常跟他說,我一直想做的事情就是去幫助這些無家可歸的人,沒想到還多賺了一個你。噢,真是太奇妙了。」他們婚禮上的伴郎,就是給傑夫毯子的那個人。


 


「有時人家會問我們,」艾琳娜說,「為什麼你們每天晚上都要這麼做?傑夫回答說,『因為我每天晚上都會想吃飯,你呢?』這是事實,也是現實。」


 


供應食物的錢大都由傑夫和艾琳娜自己掏腰包,部分則來自食物供應商的幫助。他們每週都要為此花費一萬五千元澳幣。他們還在雪梨市外經營了一個占地二十五英畝的農場,這是一位修女在遺囑中留給他們的,她的願望是希望這塊地能用在慈善用途。有幾個志工和一些遊民在那塊地幫忙。農場的計畫是想靠種植蔬菜和養育牲口而做到自給自足,使它成為一個遊民可藉此恢復一些尊嚴、並學習一些謀生技能的地方。因為他們的最大目標,並不只是想餵飽遊民的肚子而已。「如果我們只是出去餵飽他們,其他什麼事都不做,那跟餵鴿子沒什麼兩樣。」


 


重點是要帶給他們希望,提供他們諮商、住所和職業訓練,以幫助他們重新獲得他人的尊重。最近,傑夫還成立一個電腦訓練班,廚房也設在同一處,這樣傑夫就可以讓一些遊民培養謀生技能,讓他們的人生能有一個新的開始。如今傑夫和艾琳娜花很多時間在報紙上搜尋人事廣告,協助遊民做好應徵工作的準備,並代表遊民與可能的雇主洽談。(摘自本書第6章)


 


http://www.bookzone.com.tw/Publish/book.asp?bookno=CB378#conten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nda 的頭像
    linda

    因果與醫學交響曲

    li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